欢迎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评建简报
说课评课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
文章来源:作者:hrbyypjw整理日期:2018-06-22 15:06:00

聂嘉恩

 

    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个主要评估指标。因此,专家组进校考察时要选听几位教师的说课并组织评议、研讨。实际上,说课、评课就是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深度访谈,旨在了解、评价、研究、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我谨结合在新疆、陕西、山西参加新方案试点评估的有关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16号文件的这一判断可谓深中肯綮,值得认真体味。

    课程这一概念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课程指的是课程体系,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结构与进程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课程指的是教学科目,即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它是为便于传习而按照学科划分与职业岗位要求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再好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必须落实在课程上才能起作用,各个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多门课程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课程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院校领导应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给予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对于教师而言,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最重要的基本任务,建设好、教好一门课程是许多教师毕生的追求。

    另一方面,课程建设与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它牵涉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组、教学方法的变革与设计、教学条件的配套与运用乃至教材的创新与开发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精细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任务重、要求高,而且难度大、工作量大,既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与政策扶持.又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正因为如此,在评估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院校长的教育理念不可谓不先进,教务处与系部的教改举措也不可谓不得力,但是一考察到课程层面.却发现有些课程在内容上基本上仍是率由旧章,在方法上仍是循规蹈矩。这样一来,教学改革就成为一句空话,高职所应有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为此,新《方案》将课程建设由原评估方案中的二级指标提升为主要评估指标。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打好教学改革中的这一攻坚战

    二、说课是评估中课程领域的深度访谈

    新《方案》将数据平台审核+深度访谈作为专家考察评估的基本方法,而说课就是课程领域的深度访谈,是专家了解、评判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窗口。教育部在“200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中,将过去要求申报者提供的课堂实录调整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两部分,前者不超过40分钟,后者则由原来的40分钟压缩为不超过15分钟,而课程整体设计介绍主要就是说课,由此可见说课之重要。

    说课并无规定的程式,我也不赞成搞千校一律的模板,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乃至各个专业、各类课程的特点制订标准、提出要求。我在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新《方案》试点评估时,发现该院在平时就定期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的教研活动而且效果很好,于是将其引入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工作,要求每位专家深入一个教研室参加一项说课评课。我感到此举不仅能扩大信息采集范围,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教学改革的深度与课程建设的效度,而且能使专家在较大范围内与教师直接交流,共同研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略,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当然,说课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漫无边际、太离谱。首先要明确,评估中的说课要求说一门课的整体设计而非一节课的具体构想。其次要明确,说课的对象是相同、相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而不是说给专家或领导听的。至于说课的大致内容,不妨参照教育部“200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与课程建设来确定。该要求指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这就表明:说课主要是说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该要求在评审指标中列出了6个一级指标,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我想,这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要点,也可视为说课的基本框架。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

    说课的目的是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只有课程建设与改革搞得好,说课才能说得好。如果是拷贝、克隆他人或者纸上谈兵,内行人三问两问就会露出马脚。因此,功夫应下在平时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上。

    我认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教师,二是内容,三是教法。

    首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败优劣,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强烈的改革意识,因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类型,不改革是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培养不出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有丰厚的学养与较强的执教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所谓双师素质,简言之就是要能教会做。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钻研学问又要熟谙技术,既要重视业务进修又要参加实践锻炼,既要能够教好学生又要能够服务企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当然,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必须注重师德修养,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尤其是要有教无类关爱众生

    第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构建。因为有些课程有成熟、稳定的学科体系,有些课程有约定俗成的通用模式,所以要变革不容易,要改得科学、合理、有效就更难。为此,我主张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一是在内容选取上要注意针对性与实用性。要根据预期就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并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选定教学内容。一些院校创设的课岗证融通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二是在内容组织上要注意整体性与逻辑性,高职课程要以能力为本位,体现教、学、做合一,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这就不免要打乱原有的学科体系。但新建立的体系应有合理的逻辑结构,或以工作过程为线索,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或以典型项目为依托,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整体把握。三是在内容载体上,要注意选用先进、适用的高职教材,尤其要注意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相关课件、典型案例、实践指导书等,使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构建形成物化成果。

    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学内容一旦实现了课岗证融通的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是教、学、做合一,不能仍是坐而论道、述而不作。为此,一是要树立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需要精心设计,如同美国教育学家肯尼思·胡佛早在1980年就指出的:今日的讲授法,明天将成为过时的东西,它会在我们称之为设计活动的一整套技术面前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二是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诸如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自学法、练习法等等,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的不同灵活地组合运用。三是教学手段要现代化,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的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浓缩时空、洞幽烛微、三维呈现、动态展示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除此之外,在课程建设中还应注意教学条件的建设,如多媒体设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及模拟性、仿真性乃至生产性实训场所等。还应注意资料的积累,如课程改革过程的记录、改革进程中各种数据的比对、历次方案与文本的得失分析等。

    由上可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复杂的、精细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为评估而突击。但只要高度重视、持续建设、锐意进取,就一定会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学质量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本文作者系太原大学原校长、教授)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0 - 2015 phpMyW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网站:www.hyyzy.com   技术支持:翰诺科技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998号   电话:0451-84114766 0451-84116658   E-mail:hyyzy@126.com 黑ICP备案0853271233